艺媒讲坛:“如何设计氛围感”讲座如期举行

(通讯员:雷冰诣、冯慧超,拍摄:甘青宜)2023年10月23日晚上19点至21点,以“如何设计氛围感”为主题的第40期艺媒讲坛在线上线下同时召开。此次讲座由艺术与传媒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特任副教授冯慧超主持,主讲人为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建筑学院肖捷菱准教授(Reader in Architecture and Sensory Environments)。



讲座开始前,由艺媒学院冯慧超老师简单介绍主讲人肖捷菱教授:她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感官驱动的城市与环境设计,特别是在城市嗅觉景观与声音景观等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现任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建筑学院研究与博士课程负责人,在当代城市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Urban Affairs )担任专栏编辑。

首先,肖捷菱教授抛出了什么是“空间的氛围感”这个问题,然后解答了空间的氛围感是通过建筑材料、空间环境等带给人的情绪和感受。她希望通过分析空间设计如何营造氛围感带给同学们全新的认识和解读。本次讲座分为两部分,结合理论与案例分析,第一部分讲述如何用声音营造空间的氛围感(creating architectural atmosphere with sounds),第二部分讲述如何用气味营造空间的氛围感(creating architectural atmosphere with smells)。

第一部分,肖捷菱教授从理论层面讲解声压级和声音频谱对人舒适度的影响,通过列举音乐厅对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引入不同材料对声音反射和吸收的差异,提到回声和混响的概念,讲解声音景观的概念;接着通过互动观看视频的方式说明了不同材料和空间结合,声音听起来会不一样,带给人不同的感受;用音乐展亭(Musical pavilion, 2022)、声音与历史文化遗产结合(80Hz pavilion, 2018)、“海哨子”(Rumors from the sea, 2019)等一系列案例说明声音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用独特的视角给人不一样的视听体验,诠释了声音的功能性、启发性和作为情感性的纽带的特点。


第二部分,肖捷菱教授讲到气味有让人回忆有关人、事、场景的特性,谈到做有气味元素设计时要考虑气味的作用、源头、持续时间 、消费市场和气味设计的道德性。同时肖教授也分享了她研究中提出的气味景观(smellscape)设计框架。还谈及了气味的故事性,用伦敦的Dennis sever博物馆这一案例说明了气味的叙事性;也从气味的符号性元素、气味的使用、材料的气味举例说明了气味在设计中对人的影响。


最后,肖捷菱教授为同学们推荐了与声音和气味相关的设计类书籍。通过肖捷菱教授的演讲,同学们对声音和气味在建筑空间设计中如何营造氛围感有了全新的认识。此次讲座精彩纷呈,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同学们收获满满,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