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050300)
一、研究方向
01.(全日制)生态传播
02.(全日制)中西生态文化比较与汉语国际教育
03.(全日制)媒介经济与管理
04.(全日制)传媒与地球科技传播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传播理念和国际化视野,了解中国国情,熟练掌握新闻理论与业务,掌握传播技能与方法,具备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的现代新闻传播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对于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理解;
2、熟练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创造性地从事新闻实践工作;
3、掌握研究方法论的基础知识,能够根据具体选题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
5、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
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得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申请2年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必须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读研期间在学校认定的期刊分类中以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T4论文至少1篇(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
2、在学校认定的期刊分类中以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T5论文2篇以上(含2篇)(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
三、培养内容
根据研究生培养计划,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分,完成导师指定的科研任务和实践工作。对新闻传播学理论与方法要有整体的认识,掌握本研究方向的最新理论与趋势。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与前沿领域具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本学科领域的常用技术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应具有较强的学术交流能力。
四、培养环节
在学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收集资料、阅读专业文献50篇以上(其中近10年的文献不少于50%,英文文献不少于30%)、进行科学调查研究,提交文献综述报告,并进行公开报告。每学年应至少做1次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
答辩之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导师第一作者,学生第二作者视同第一作者)且署名单位以中国地质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
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选题应当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立论明确,论证充分,表述规范,有新的见解。
学位论文正文一般用中文撰写,不少于3万字;来华留学生可以用英文撰写学位论文,并且须附不少于4000字的详细中文摘要。论文格式须符合学校《关于统一博士生、硕士生学位论文格式的规定》。
五、必读书目
1 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
2 新闻大学---复旦大学、解放日报社
3 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
4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
5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6 新华文摘---人民出版社
7 国外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8 新闻战线---人民日报社
9 中国记者---新华通讯社
10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
11 中国出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12 中国广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
13 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
14 中国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
15 新闻记者---文新报业集团
16 新闻知识---陕西日报 陕西省新闻研究所
17 新闻界---四川日报报业集团等
18 新闻传播---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19 公共关系---陕西省公关协会
20 中国报业---中国人民大学
21 中国编辑---中国编辑学会 河北教育出版社
22 国际广告---中国广告协会
23 现代广告---中国广告协会
24 中国电视---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
25《传播研究方法--策略与资料来源》---(美)利贝卡.鲁宾,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26《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张威著,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27《大众传播学诸论》---[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著,新华出版社1990年中文版
28《精体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陈力丹著,开明出版社1993年版
29《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新华出版社1984年中文版
30《大众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著,华夏出版社2000版
31《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32《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中文版
33《人的延伸--媒介通论》---(加)麦克卢汉著,四川人民出社1992年中文版
34《理解电视》---(英)大卫·麦克奎恩著 华夏出社2003年版
35《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法)阿芒·马特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中文版
36《数字化生存》---(美)尼葛洛庞帝著,海南出版社1996年中文版
37《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著,上海交大出版社2002年版
38《电视与社会》---(英)阿伯克龙比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中文版
39《社会研究中的基础统计学》(第九版)---杰克·莱文 詹姆斯·艾伦·福克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0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Earl Babbie,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41 Routledge Handbook of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ssimiano Bucchi , Brian Trench ,Routledge ; 2nd Revised edition ,2014
42 Scientific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Angelika Hofman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2014
43 Community Media: People, Places,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Kevin Howl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44 Journalism & Mass Comuunication Qquarterly---Assn Educ 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Univ South Carolina College of Journalism, Columbla, USA, SC, 29208
六、课程设置
类别 |
分组情况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实践环节 |
第3组(其他必修环节) |
G999102 |
学位论文开题 |
0 |
0 |
4 |
必修,完成论文开题,并完成系统填报。 |
G999997 |
学术报告活动 |
0 |
0 |
3 |
必修,在学期间作报告2次,并完成系统填报。 |
学位公共课 |
第1组,选3 门(公共学位课(7学分)) |
S090001 |
科技英语写作与交流(A) |
64 |
4 |
2 |
根据入学分级考试成绩二选一(达到英语免修条件可申请免修) |
S090002 |
科技英语写作与交流(B) |
64 |
4 |
2 |
根据入学分级考试成绩二选一(达到英语免修条件可申请免修) |
S20000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2 |
2 |
1 |
|
S200003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6 |
1 |
1 |
|
学位课 |
第2组,选8-11 门(学位课(不低于18学分)) |
G999999 |
跨一级学科公共选修课 |
32 |
2 |
1 |
必修,学术型硕士必选一门G字头跨学科公共选修课, |
S000001 |
研究方向文献综述(硕士) |
48 |
3 |
3 |
必修,艺媒学院开课 |
S160004 |
艺术与传媒系列讲座 |
32 |
2 |
1 |
必修 |
S160043 |
生态传播研究 |
32 |
2 |
1 |
|
S160044 |
新闻学理论研究 |
48 |
3 |
2 |
|
S160045 |
人际传播研究 |
32 |
2 |
1 |
|
S160047 |
媒介管理学 |
48 |
3 |
1 |
|
S160048 |
广播电视业务研究 |
32 |
2 |
2 |
|
S160049 |
跨文化传播研究 |
48 |
3 |
1 |
|
S160050 |
传播思想史 |
32 |
2 |
2 |
|
S160051 |
创意与策划研究 |
32 |
2 |
2 |
|
S160052 |
新媒体研究 |
32 |
2 |
2 |
|
S160053 |
新闻评论研究 |
32 |
2 |
2 |
|
S160054 |
科技传播研究 |
32 |
2 |
1 |
|
S160055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48 |
3 |
2 |
|
S160056 |
国际传播研究 |
32 |
2 |
1 |
|
S200014 |
科学社会学 |
48 |
3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