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建办公室青马营理论学习部在艺媒楼1104组织召开第二次理论学习会议,以影像艺术为媒介,呈现雷锋同志的生平事迹与精神内核,为青年学子上了一堂深刻的理想信念教育课。本次会议由青马营理论学习部部员赵洪燕主持,引领大家深入探寻雷锋同志的精神足迹。

会议第一项 合唱国歌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同学们眼神坚定,庄严肃穆,目视前方。洪亮的声音唱出不屈誓言。


会议第二项 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活动中,全体成员通过《致敬英雄——雷锋》专题纪录片,深入回顾了雷锋同志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深刻感悟了跨越时代的雷锋精神内涵。
平凡人生铸就非凡篇章
雷锋同志的生命轨迹,是信念与奉献交织的璀璨征程。1954年,他以昂扬斗志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初显心系集体的品格;1960年,他响应祖国号召参军入伍,同年1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忠诚与热血书写军人担当。从部队到地方,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1961年5月当选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2年2月作为特邀代表出席沈阳军区共青团会议并担任主席团成员,在每一次岗位上留下扎实足迹。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因公殉职,他用青春生命诠释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崇高信念。
雷锋精神照亮时代征程
雷锋精神是跨越时代的价值丰碑,其核心内涵在平凡中闪耀光芒:
信仰如磐,忠诚为民:他始终将党和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以“螺丝钉”自喻,在平凡岗位干出不凡业绩,展现立足本职、服务大局的担当。
无私奉献,舍己为公:无论是帮助战友、服务群众,还是多次匿名捐款,他始终以行动践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诺言。
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从鞍钢推土机手到部队模范战士,他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韧劲,将平凡工作淬炼成精神丰碑。
会议第三项 感悟分享
理论学习会议进入总结环节,与会同学结合自身成长经历与专业特色,围绕"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展开深度交流。会后,同学们以笔墨传情,提交多篇真挚感人的学习感悟,其中两篇优秀心得尤为引人注目:
姚家鑫 设计学研究生党支部
观“时代楷模雷锋”有感
在党建办第二次理论学习时,我观看了CCTV4中文国际《中国家记忆时代楷模雷锋》的节目,并认真听取了红色文化定义的讲解,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对雷锋同志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他的生命如流星般短暂,却划出了最耀眼的光芒。他以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崇高的人生境界,谱写了新时代的壮丽篇章。他关心战友,帮助群众,做了无数件好事,却不求任何回报。他的日记中写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这句话让我深刻感受到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坚定追求。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创造、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雷锋精神就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将以雷锋为榜样,以红色文化为指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修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传递爱心和正能量。
毕丹露 交互数媒学生第二党支部
雷锋精神:永不褪色的时代坐标
在党课上观看学雷锋视频,让我深刻体会到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永恒价值。雷锋同志用他22岁的短暂生命,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跨越时空,成为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的重要坐标。
雷锋精神不是简单的做好事,而是一种深刻的价值追求。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他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他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新时代,这种精神依然闪耀着本日的北共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场上,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社区工作者夜坚守,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他们都是新时代的雷锋。在脱贫攻坚战中,扶贫干部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浇灌希望,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要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工作中精益求精,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在社会中勇于担当。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它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