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徐青副教授受邀为UNESCO 世界遗产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江西高峰论坛做特邀报告

   2021611日,在全国第五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院徐青副教授受邀在UNESCO世界遗产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江西高峰论坛做特邀报告,该论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的学术年会。

   今年的大会邀请了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林珲教授、国家地质公园网络中心办公室主任及UNESCO世界地质公园资深评估专家郑元教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副主任王心源研究员、王长林研究员、陈富龙研究员、厦门大学李渊教授、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方朝阳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徐青副教授等专家参会做报告。

 



   徐青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景观研究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作为核心成员和高级研究专员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研究课题两项、参与省级重大项目1项,出版专著两部,参编十三五部级规划教材1本,在A&HCISSCI、中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她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成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IAPA) 专家。

 

   徐青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庐山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价值的在地化阐释》,她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基于UNESCO在中国的第一个世界遗产研究项目,她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世界遗产价值领域所作出的创新研究工作。在报告中,徐青副教授重点介绍了她所提出的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阐释框架。该框架包含了文化景观遗产价值阐释的三个重要步骤:(1)在梳理中西方相关理论基础上,将西方文化景观视角转化基于本土社会文化背景的方法论;(2)通过对照,明晰中国风景名胜区与文化景观的关系,以及价值阐释的重点;(3)在方法工具层面,连接价值层次与自然价值类别、连接适应不同语境的社会认知基本框架与风景名胜区、连接文化景观解读途径与风景名胜区价值载体,建立中国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价值体系。

 

  基于上述阐释框架,徐青副教授解读了庐山文化景观价值,对比了庐山申报和登录的世界遗产突出普遍价值认识之间的,以及与当下庐山各社会群体的实际价值感知之间的差距,明确了庐山对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体系的重要贡献。相关的研究成果近年来被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等国际遗产研究重要影响期刊上。徐青副教授认为,世界遗产价值的阐释、展示和传播很重要,未来需要找到世界遗产对于当下遗产地社会发展和服务于国家新战略的价值机会。同时她也认为,如何通过新的遗产利用形式使遗产核心价值得以延续或延伸,仍然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这个过程中价值阐释将会持续进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International Centre on Space Technologies for Natur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under the auspices of UNESCO),于200910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35届大会批准, 并于20116月获国务院正式批准,同年7月在北京正式成立;是UNESCO在全球设立的第一个基于空间技术的世界遗产研究机构,为UNESCO及其成员国在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世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管理方面提供空间技术支持,促进其可持续发展。HIST会议每年举行一次,是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学术会议,覆盖了世界遗产地信息化与智慧化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申报、评估与可持续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在遗产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等领域。今年的大会由HIST南昌分中心、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世界遗产管理处共同承办。

                                  page1image10272976page1image10276304page1image10275888page1image10276096